

詳細內容您現在的位置: 首頁 > 農化服務 > 農化百科
一、農業發達國家復合肥生產及施用特點
1.高復合化
據統計,世界化肥產量中復混肥料的產量約占50%,歐洲、北美地區等發達國家50%的氮肥,80%~90%的磷、鉀肥均被加工成復混肥料后使用,氮磷鉀的復合化率分別達到21%、87%和67%;噬a從單一肥料過渡到以復合肥料為主,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化肥工業發展水平和農業發達水平的重要標志。
2.多品種專用化
不同作物有不同的專用肥,專用肥是根據作物生長發育規律和吸肥量研制生產的。農民在選用復合肥時,要根據不同作物選擇相應的專用肥。如果不是專用就違背了作物吸肥規律,使作物的增產潛力得不到發揮,同時造成某些營養元素浪費。如加拿大薩斯卡徹溫省農業客戶服務公司,除生產部分通用型肥料(如10-10-10、13-13-13、8-8-8 等)外, 主要根據該公司輻射160 公里的作物, 生產蔬菜肥(13- 4- 13)、草坪肥(16- 4 - 8)、玉米肥(4- 8- 24)、煙草肥(4- 8-12)、棉花肥(0- 14- 14)、大豆肥(0- 7- 28)等, 這些肥料中的中、微量元素主要有鎂、鈣、硫、硼、鋅、氯等。另外, 對氮的形態(銨態氮和硝態氮) 也很注意。
3.高濃度長效化
高濃度長效化復合肥的應用減少了施肥用量,方便耕作,免去追肥環節,減輕了勞動量,提高了肥料利用率。歐洲及日本企業已有80-85%的P2O5、85-90%的K2O、35-45%的N加工而成的高濃度復合肥料。西歐化肥企業還根據作物吸收特點、環境氣候條件等具體需求相繼推出了緩釋肥、大顆粒肥和BB肥等產品,實現了企業創新與農業需求及社會環保要求的互動。
國內大部分復混肥企業只能生產中低濃度復混肥,高濃度復混肥產品養肥單一,多為15-15-15比例,不能按土壤及作物需要供應不同養分,專用肥比例太低。
4.多功能藥用化
將農藥和化肥結合到一起,免去藥劑拌種程序,一次施用既能保證作物所需養分又能防治地下害蟲和苗期病害,可起到多重效果。日本曾摻用除草劑和殺蟲殺菌劑,與化肥相互的增效作用明顯。
5.農化服務一體化
復合肥除價格、質量競爭外,與產品相配套的售前售后服務也是非常重要,發達國家基本都建立了以科學技術為主導,含肥料生產、肥料營銷和對農民售前售后服務為一體的農化服務系統。農化服務是復合肥產品市場營銷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內容廣泛,形式多樣,其淺層目的是掌握產品覆蓋范圍的土壤情況、作物分布、用肥習慣等,根本目的就是樹立產品信譽,穩定和擴大產品輻射范圍和市場份額。
6.區域化生產及銷售
美國BB肥廠大約8000家,每家裝置多為5000噸/年,分布廣泛,覆蓋范圍(產品半徑)合理。根據測土施肥結果和專家意見提出適用施肥配方,在方圓20-40km范圍內直接為農戶提供肥料。
二、西方國家農化服務
國外的發展經驗證明,農化服務是農業化學和現代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,它是以化肥產品為中心,以農民和耕地為服務對象,應用系統工程思想和農業化學基本理論,對化肥的生產、銷售和使用予以科學的組織、調配和使用,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的經濟、社會和生態效益。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。農化服務體系的完善程度和服務水平,可以反映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。
其中,政府機構(包括農業推廣機構)主要致力于農業基礎數據的收集和示范項目的推廣;而化肥企業則承擔土壤測試和施肥指導的具體工作,通過與農戶直接交流解決農作物生產存在的實際問題。
國外大型肥企十分重視產品研發和農化服務,多數公司有自己的農業實驗站和農業科研機構,為農化服務提供技術支撐。芬蘭Kemira公司2005 年投入570萬歐元進行研發工作,其中一半用于新產品開發,另一半用于提高生產效率和市場農化服務支持技術的研究,該公司有100 多公頃的實驗站以進行新肥料產品的田間試驗。
挪威Yara公司設在德國的海德魯農業研究中心,制定詳細的農民技術決策指導服務計劃,幫助農民確定最佳施肥量,高效施肥。
美國Mosaic公司開展AgCollege會議活動,為客戶提供特制的學習培訓機會,幫助農戶了解農業市場,幫助他們改善并維持增產、盈利和環保;提供現場信息管理系統IIMS,此套系統包括GSP土壤測試,靈活調配的化肥和除草劑施用,產收量化分析(施肥量和作物產量之間的關系曲線),數據管理和農作物咨詢。IMS不僅教育和培訓分銷商,也為農民提供最精密的農化實踐服務;提供現場調配營養物,真正做到測土施肥,精確化種植,最大產量,最小浪費。
澳大利亞CSBP公司啟動全國土壤肥力研究計劃,進行一系列田間試驗并持續10年時間將結果用于改進和校驗土壤測試服務,公司農戶服務中心每周可完成4萬個土壤樣品分析,完成3萬個植物樣本分析,3天內得到分析結果。有時也先將分析項目或需要的有關數據制成表格交給用戶,再由農業專家據此向用戶提出施肥建議。
俄羅斯Uralkalli公司與國際鉀鹽學會IPI和國際種植營養學會IPNI緊密合作,為行業、農民、農業及環境專家、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學施肥信息。
化肥公司應與農業科研機構聯合,組織專家深入農村講解作物需肥和施肥知識,通過向農民傳授知識宣傳產品,注意與目前開展科研扶貧相結合,建立農村服務示范戶與試驗田,有計劃地培養一只農化服務隊伍,逐步建立各地農化服務網絡,延伸農化服務范圍,細化農化服務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