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詳細內容您現在的位置: 首頁 > 農化服務 > 農化百科
不懂土壤膠體陰陽及陰陽變化與肥料陰陽離子的關系,就不能讓作物更好地吸收。好肥料賣不上銷量,是因為沒顯示出應有的肥效,是不精通土肥技術,配肥有問題。只選擇肥料品牌而不精于配肥、施肥技術,好肥料也不一定有好效果,甚至對作物造成危害,被農民說成“假、冒、偽、劣”肥。凡是施肥惹出麻煩,跟農民強調“名牌肥”質量沒問題,農民能買賬嗎?即使領農民去檢測,農民還能因此互相轉告“這是名牌肥,檢測沒問題都買這個肥”嗎?恰恰相反,好肥成了農民躲避的災難肥,別想有銷量!
一、土壤膠體的陰陽
土壤膠體陰陽取決于膠體的電荷正負:
1、在酸性條件下(pH<5),土壤膠體帶正電荷,為陽性膠體,不利于土壤溶液中的鉀、鈣、鎂等陽離子吸附到土壤膠體上,土壤膠體不保肥,土壤溶液中的陽離子除了作物吸收一部分,大量淋失。所以,酸性土壤往往缺乏鉀、鈣、鎂等陽離子營養,并因為酸性使土壤鋁、鐵溶解度大,固定磷酸根營養,酸性越強鋁、鐵溶解越多,固定磷越多,造成作物磷饑餓。
2、在堿性條件下,土壤膠體帶負電荷,為陰性膠體,吸附陽離子營養,吸附多少取決于土壤極細微的粘粒多少和土壤有機質高低(粘粒太多過于粘重而使土壤通氣性差,不利于根系生長與吸收,土壤只是保肥能力強,而水、肥、氣、熱不協調)。所以,酸性土壤保肥不如堿性土壤,但堿性土壤磷、鈣、銅、鐵、鋅、錳的溶解度降低,易發生這些營養缺素癥。
研究土壤膠體陰陽,這是經營肥料為農民配肥必須掌握的常識性知識。但,要想成為當地配肥高手,避免化肥副作用造成的土壤惡化(酸化、堿化、鹽漬化)對作物的危害,還必須弄清土壤陰陽變化原理,才能把已經被化肥惡化的土壤扭轉過來。精于這樣的原理,根據土壤具體情況配肥,同時考慮土壤肥瘦與肥料的關系,不同作物的需肥特點、各種作物不同時期的需肥特點等因素,只要經營的化肥不是假、冒、偽、劣產品,就能顯示出極好的肥效,與不懂這一原理的競爭對手相比,普通肥可以打敗他(她)的品牌肥!
二、土壤膠體的陰陽變化
土壤膠體種類不同,產生電荷的機制也不同,形成了土壤膠體的永久電荷和可變電荷。
1、永久電荷
永久電荷是在粘粒礦物形成時,晶格內發生同晶置換所產生的電荷,一旦產生就成為該礦物永久固有,不受pH改變或離子交換反應的影響。只有該礦物遭受化學風化轉變為另一種礦物時,電荷才會發生變化。
2、可變電荷
由膠體表面分子或原子團解離所產生的電荷,這些電荷形成后不是永久不變的,它的數量和性質會隨著介質pH值的改變而改變,產生的原因是:
1)含水氧化硅膠體的解離
2)含水氧化Al、Fe的解離→帶電情況隨環境條件的酸堿變化而改變,在酸性條件下帶正電,在堿性條件下帶負電,氧化鋁表現得最明顯。
3)粘土礦物晶面上OH基中H+的解離
4)腐殖質某些功能團的解離
這4種膠體電荷隨pH的改變而改變:pH值低(pH﹤5),負電荷變正電荷,土壤膠體由陰變陽;pH值高,正電荷變負電荷,土壤膠體由陽變陰。
需要強調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,土壤酸堿度還影響作物根細胞膜的電荷性質,改變質膜對礦質元素的透性。組成細胞質的蛋白質是兩性電解質:在酸性環境中(pH<5.5)氨基酸帶陽電荷,易吸附土壤溶液中的陰離子,排斥陽離子營養;在堿性環境中(pH>7.5)氨基酸帶陰電荷,易吸附土壤溶液中的陽離子,排斥陰離子營養。
既然正、負電荷所決定的土壤膠體陰陽取決于土壤酸堿度,即土壤膠體的陰陽隨土壤酸堿變化而變化,那么,pH值<5的酸性土壤和保護地因化肥、沒腐熟的農家肥造成的土壤酸化,就可以針對性地配肥、施肥扭轉過來,恢復土壤膠體應有的陰性,提高陽離子的吸收利用率、提高土壤膠體吸附陽離子的保肥能力,并避免土壤中最豐富的鋁、鐵離子毒害作物根系和固定磷酸根營養。
但,pH值<5再扭轉就晚了。當pH值<5.5的時候,作物根細胞膜的氨基酸所帶的電荷已成為陽電荷,根系排斥土壤溶液中的陽離子。這是瓜果類頻施鉀肥而膨大不明顯,產量不高的最大原因,再好的鉀肥,再協調的水、肥、氣、熱,再理想的光照時數與光照強度,再充足的二氧化碳,也不能顯示鉀肥的應有效果!
再,pH值沒<5.5時調解也晚了。土壤真菌最適合pH值3-6的環境,土壤酸化是根部病害嚴重而殺菌劑難以奏效的根本原因,pH值還沒<6就應該施肥調解。否則,變換殺菌劑頻繁灌根也控制不住根部病害,農民認為賣給他們不好使的藥一遍遍糊弄他們,必然導致“反營消”而流失消費者。這是很多人錯而不知,今后必須知道的一個問題。
又,施肥把土壤pH值調整在6.5左右才最佳。水溶性磷的適宜pH值范圍是很窄的,嚴格說僅在6.5左右。<6.5則與土壤的鋁、鐵等結合而固定,pH值越低,鋁、鐵溶解度越大,對磷的固定量越多;>6.5則與土壤中的鈣結合固定,有效性也降低,但磷酸鈣的溶解度要比磷酸鋁、磷酸鐵大,磷的有效性比酸性土壤好一點。
另,聚天門冬氨酸對作物具有全面營養,激發生物酶活性,強化氮、磷、鉀及微量元素吸收等作用。與化肥配合使用可減少化肥流失,提高化肥利用率;促進作物根系生長,增強抗逆性;促進作物早熟,延長采收期。但,聚天門冬氨酸為堿性,酸性和酸化土壤使用比堿性土壤使用效果好,堿性土壤使用應該先調節土壤pH值成微酸性。
按:
1)pH值6.5左右的土壤施磷肥(枸溶性、難溶性磷肥除外),效果明顯好于偏酸、堿土壤,再按農藝要求施肥,磷的有效率成倍提高。如果施用過磷酸鈣,將pH值調到7左右,并符合磷肥施用的農藝要求,100斤過磷酸鈣超過80斤二胺的肥效,成本大大降低。藝嚴指導農民在保護地整地做壟時都按這一方案一步步實施,封殺了磷酸二胺、硝酸磷肥、高磷復合肥,氣歪了品牌廠家和批發商的鼻子。到底是品牌決定銷售還是技術贏得消費者?
2)石灰性和中性土壤過量施用硫基化肥,必然生成硫酸鈣造成土壤板結通氣性不良,繼續施用硫基化肥則厭氧的反硫化細菌將硫酸根轉化成硫化氫毒氣,造成根腐爛。這種爛根病用什么殺菌劑都無效,必須疏松土壤提高通氣性,禁止再施硫基化肥。不懂這個原理而根灌殺菌劑,不僅瞎子點燈白費電,而且反營消作用將影響以后各種產品銷售。到底是品牌藥好使還是技術好使?
總之,賣好肥料的最大因素不是品牌,而是根據土壤具體情況配肥、施肥。土壤理化性質不良,即使沒達到本帖所談的程度,也輕重不同地產生了不利影響。重要的是不懂這樣的原理就會導致一系列問題而解決不明白,不利于肥料銷售。藝嚴一直用不品牌肥打得品牌肥不品牌,讓我的配肥效果說話,讓我的消費者說話。農民說別人賣的品牌肥是“廠家花錢買的假品牌,真品牌就不能用了坑農民”,廠家如果覺得品牌肥被消費者說成假、冒、偽、劣肥太冤枉,那就練練土肥學原理真功夫吧,從錯誤的唯產品營銷轉變到技術營消上來。否則,未來的化肥營銷都將是藝嚴周圍那些產品營銷者,被技術營消打得一敗涂地!
技術是對決的最溫和、最有效的手段。